突然之间,资本的目光从C端的消费互联网走到了B端的产业互联网。之前风风火火的是,新零售改造C端消费线上与线下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诸如美团、饿了么、达达等末端即时配送玩家的兴起。 在供应链的另一端,产业互联网也正在快速的发展,它们又会产业哪些投资机会呢? 就在新零售的商业形态越来越被消费者们接受的同时,新零售引起的产业互联网的整合和改造,现在却成为了资本的「心头好」。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我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高度数字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但是在后端,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仍在追赶全球的领先水平。也就是说,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由于下游海量消费数据带动的。 1、中国产业互联网的现状虽然中国制造业领域数字化发展迅速,发展意愿高,但是仍处于追赶领先水平的阶段,行业数字化能力仍待加强。以数字化工厂为例,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3月,中国现有数字化工厂所占比例为25%,为美国和德国的一半左右。 正是因为上游产业端具有很大的改造空间,那些参与到新零售浪潮的企业,正在以消费者的需求端对供应端进行大范围的布局。 以阿里,京东,美团等拥有线上流量且积累了广泛零售数据的线上巨头公司为例,他们或是投资线下实体零售企业,或是直接参与中小民营零售业态的数字化改造。这些方式,可以使他们线上相对优势的数据进行线下变现和优化,而关键就是推动并且提升线下业态的数字化转型。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把线上相对集中的流量和数据赋能到线下,使得线上和线下的数据不流失,形成一个良性商业闭环。 2、新零售对B端供应链的需求是什么?消费互联网积累的海量数据,正是打造高效供应链的基础。以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供应链改造来看,主要可以借助数据洞察客户需求,然后基于需求进行前瞻性的需求预测。 在产品服务端,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在配送端,可以通过大数据优化仓库布局,构建更高效的供应链网络等,进行一系列系统性的改造。 以此推导,新零售最终会把传统零售的B2C(商家到客户)变成C2M(客户到工厂),而原本卖库存的商业模式,也会变成卖数据的形式出现。从底层数据驱动自动化加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卖库存的商业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出现产能过剩以及供应链协同的效率问题。例如,我们最近看到有媒体报道,折叠屏幕应用到智能手机上,但是真正要量产的话,它的售价会非常贵,背后就是供应链协同产生的摩擦成本。同样的,新能源汽车量产的问题也是供应链协同的问题。 而根据数据进行供应链调配的C2M平台模式,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垂直SKU进行反馈,达到供应链自适应的过程。所以互联网平台对于便利店、智能货柜的改造就是基于消费者的底层数据,把最符合的产品给到最精准的用户。 3、产业互联网推动供应链发展的三大猜想笔者认为,新零售的出现其实是消费者垂直化,分层化的反馈。而这种模式对供应链的极大压缩,引发了供应链的垂直化,碎片化。在生产产品的表现上,可能是产品的标准化;在服务模式上,更加注重人的逻辑,具有类似计划经济的特点。 猜想1:改善供应链推进产品标准化 产品标准化的意义是什么?简而言之,标准化的产品能产生更加高效的和更容易处理的数据。例如,我们之前走访创新工场时,看到他们给原麦山丘赋能的智能结算装置。因为原麦山丘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快速地通过AI识别产品,结算价格。其实,现在智能结算台已经在许多场景得到运用,学校的食堂这种看似标准化程度不高的场景,也在大力地推广运用。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新零售的场景中,消费端对标准化产品是有极大需求的,因此,面向上游的诉求是一样的。这一点,我们从最近投资机构投资的标的中也能略窥一二。 2019年开年,笔者不完全统计了最近资本机构投资的物流供应链标的,基本都为B端企业。而投资的标的中,有4家集中在零担物流行业,1家物流设备智能化,1家智能仓储,1家大型供应链物流企业。 我们就来说说近期被资本关注零担行业。现在由于零售业态发生了变化,品牌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销售通路缩短,导致B2B2C订单高频率、小规模、分散化。原本货运格局中,整车订单逐渐化整为零。原本成本高昂,集货和末端配送比较散乱的零担干线运输,迎来了新的增量市场。为了和下游市场结合的更加紧密,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包裹的标准化。 不管是聚盟、卡行天下、壹米滴答、优速快递,他们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在原本的物流网络中,引入了标准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产品。 目前,零担市场被切分地非常细,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沙漏化」,包括大票零担快运、小票零担快运。现在又从小票零担中,切分出了大件快递产品。从市场上现在推出的大件快递产品来看,产品公斤段定位在3-60kg之间。此前有些传统的零担企业就已经划分出类似的产品,比如百世快运惠心件、安能mini小包、壹米滴答的壹米小件和滴答到门等。 这些标准化的包裹,可以提升下游末端配送的效率,也是下游零售端对上游改造的结果。这个行业中的玩法,才刚刚开始。 猜想2:供应链垂直化中的机会 新零售全渠道的发展,带来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敏感度变低,产品的品类进一步扩大。面对海量的SKU出现,终端市场面临选择的困难「我到底是进哪些产品可以提升我的销量?」,往往选择一个错误的产品最终会变成积压的库存。前文我们提到的C2M商业模式,正式基于传统零售「货找人」的痛点,衍生出基于用户画像的「人找货」的模式。 在物流供应链标准化的同时,垂直化的特点也是大势所趋。如果说标准化是在产品的大小上切了一刀,那么垂直化就是在针对不同品类又切了一刀。 未来的供应链体系,可能整合出现上下游一体的垂直供应链体系(类似君联资本所投项目:鑫荣懋),但是从目前阶段的发展来看,做到相对细分领域的专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下游消费业态对上游的整合需求一直都在,对于相关垂直项目来看,大概率能引来资本的青睐。 猜想3:商业模式的「计划经济」? 关注人的服务,是新零售的根基。如果我们把以往卖库存的「货找人」模式称之为市场经济,那么基于数据需求端反馈的C2M逻辑,可以称之为「计划经济」。但这和我们以前所认为的「计划经济」可能有所不同,过去是物资匮乏,所以要实行计划经济。但是当今,我们全社会生产要素能满足不同需求时,「计划经济」就变得不同,因为需求端能提供的数据源和数据推导逻辑的有效性就变得非常重要。 要让看似「计划经济」的商业模式真正运转起来,就需要把开放的数据源装进一个容易保管保存的组织,目前来看,整个商业零售的数据被几大平台垄断,未来可能会出现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统一保管。(类似于目前政府能完全看到新能源车的数据一样,根据中国2016年发布的规定,中国境内的新能源汽车要把车载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汽车制造商,然后汽车制造商再将至少61种数据传给当地的数据中心,这些信息包括车辆位置、电池、引擎功能等。) 由于政府统一管理,这样就会使得数据不是完全公开,也有利于更好地统一分配,实行商业上C2M的构想。这需要数据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能打破线上线下边界,赋能垂直行业,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但是大数据对社会的负面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因为依赖数据,人们可能不再愿意有创造性的思维;因为依赖数据,可能任何一个黑天鹅都会被放大。最终我们发现,未来的教育会变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当我们使用二维码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变成了数据的奴隶。 注:文/任聘,公众号:B2B内参(ID:b2bnc1),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牌总网立场。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B2B内参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