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总网
品牌总网 门户 品牌头条 查看内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视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走向

2020-5-24 12: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5| 评论: 0|来自: 品牌总网

摘要: 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更是”逆风飞扬“,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线上休闲娱乐、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行业既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又拓展了新的消费场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创新规模和发 ...

文化产业也从中找到了清晰的定位,十大走向跃然纸上:

1、“文化就业”要稳住基本盘。

2、中小微文化企业是产业的活力源泉。

3、文化消费和文化民生,畅通产业循环。

4、文化新业态借”新基建“实现新腾飞。

5、文化扶贫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6、文化金融为产业发展注入“血液”。

7、文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8、文化产业融入区域发展大局。

9、文化贸易促进各国民心相通。

10、文化精品创作凝聚中国力量。

文化产业从业者要胸怀国家、人民,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既要书写社会各界在抗击疫情战斗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人间大爱,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也要书写直面挑战的奋斗故事,凝心聚力、鼓劲加油,闯过难关,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希望。

1、“文化就业”要稳住基本盘。

39次出现,“就业”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既说明就业问题之严峻,又说明就业工作之重要。今年,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74万,同比增长40万;新冠肺炎疫情,更让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而失业的问题还是全球性问题,尽管中国作出最大努力,可失业率仍可能会略有增加,失业人数也可能进一步增加。“稳就业”是今年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任务所在,稳住就业就保住了基本民生。

 

破解“就业难”,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各行各业形成合力,文化产业也要为就业创造条件。事实上,这些年来,文化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途径。”人脑+电脑“、”创意+创业“,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容量大,据2019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达2789.3万人,与2013年末相比,文化就业总量增长了30.8%。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占就业总人数的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具体增长目标,旨在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不提目标不意味着不重视经济增长,不意味着任由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一句话很重要,“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当前最重要的三项任务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支撑。只有在发展中进一步拓展岗位,解决就业压力。而疫情下的文化产业,除了线上文化产业兴旺,其他大多处于停滞或休业状态,相关部门应有作为和担当,不能”一刀切“,要实事求是推进文化企业复工复产、复业复市,保证3000多万文化从者业的就业,这样既能稳定现有就业,又积极增加新的就业,压实就业基本盘,让文化就业为全国的“保就业”作出贡献。



2、中小微文化企业是产业的活力源泉。

中小微文化企业是产业最小的细胞,是活跃的市场主体,也是产业的活力源泉。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数占九成以上,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近年来,文化市场主体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10.3万个,占全部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9.7%,与2013年末相比,法人单位数增长了129%。

 

但在疫情中,中小微企业作为无依无靠、弱不禁风的个体,有的在风雨中飘摇、苦苦挣扎,有的朝不保夕、危在旦夕,有的自生自灭、来去无踪。今年,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中小微企业困难还将进一步凸显。一些中小微文化企业已开始“断臂求生”和“自保自救”,有的已减小办公场地或要求员工居家办公,以节约成本;有的积极向线上转型,尝试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虽然收入不多,赚些吆喝,以求维持队伍稳定;有的开始全员营销,广开门路,寻求活路;有的放下架子,做一些以前不太做的活,接以前不愿接的单,只为能生存下去。许多文化企业家表示只要自己还能扛过去、挺下去,不会轻易裁员,因为裁掉的员工至少半年难以找到工作,为社会增加负担。

 

除了文化企业练好内功“自救”,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学会游泳外;在外部,社会也要放水养鱼,创造环境,关心纾困文化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李克强总理宣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目前,各地各个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救急“措施,减税降费,有的地方减免房租,有的免利息,电影业出台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政策,还有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

 

然而,大多数文化企业还是觉得”不解渴“,觉得支持力度不够,其实文化企业要清醒的认识到,政策只是”普惠“或”兜底“的”减负“,与企业的具体要求必然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政府去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要向市场要效益,在市场中发展壮大。

 

3、文化消费和文化民生,畅通产业循环。

政府补贴产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只有从市场中获得的资金才是根本的,只有从消费中获得的收益才是可持续的。外需受阻、投资乏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唯有扩大消费最有潜力,担当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从2014年开始,消费就开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消费持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扩大消费更被赋予新的期待。因此,文化消费不再只是吹拉弹唱的“自娱自乐”,将成为促进消费的发力点,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汇聚为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的新动力。

 

疫情虽然暂时阻断了消费,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基础和14亿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却依然存在,这才是文化企业的立身之本。可以说,文化消费和文化民生,增加文化需求,为文化企业创造了收入来源,也畅通了产业循环。文化民生来看,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需要升级和新的内容,才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其中文化企业有机会参与。文化消费方面,从线上到线下、从乡村到城市、从新闻出版到广播影视、从有形的到无形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创作生产空间,激发了文化企业的创造活力。

 

生产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文化企业可以拓展的空间和市场是无限的,关键看文化企业怎么做、生产怎样的产品,才能适销对路、适者生存。文化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一定要重视消费者的心灵感受和精神体验,要能共情,消费者才乐意买单。比如,现在发展红火的线上文化消费其实竞争更激烈,消费者的时间和屏幕是有限的,如果线上文化产品只是简单把文化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作生硬的“位移”,质量不佳、体验不好,就无人问津,消费者指尖一划就不再关注了。因此,文化企业的根本还是要做好产品,要脚踏实地地研究消费者和市场,要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对客户需求的敏感、对新技术的敏感,生产适合互联网形态的文化产品,深入研究线上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大到研究智能化选择和社群粉丝心理,小到研究大屏和小屏的差别、横屏和竖屏的不同,尊重互联网文化生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才能分享到线上文化产业的发展红利,转“危”为“机”。

 

4、文化新业态借”新基建“实现新腾飞。

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强劲,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2018年文化新业态特征比较明显的16个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4%。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更是”逆风飞扬“,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线上休闲娱乐、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行业既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又拓展了新的消费场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创新规模和发展速度必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更强的引领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这是当下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境遇下的中国策略,体现了中国优势和中国智慧。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要借”新基建“实现新腾飞,传统行业和文化企业要适应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发展,抢抓机遇,实施一批行业带动性强的技改项目,快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文化行业要全面推进“互联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

 

5、文化扶贫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还有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就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宽裕和殷实生活的美好向往。贫困地区工业资源匮乏,但旅游文化资源富集,文化扶贫已成为扶贫的一支“主力军”。

 

旅游扶贫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全国平均来看,旅游发展解决贫困户脱贫要占到整个扶贫总任务的17%至20%,在一些贫困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还高于这个平均数,在西藏甚至超过了30%。

 

编织、刺绣、雕刻、银饰……一项技艺致富一个家庭、带活一方经济。一个农户家里只要有一名成员掌握了非遗方面的某项技能,就可以实现居家就业和就地就业。文化和旅游部去年支持地方建设非遗工坊2000多所,带动项目超过2200多个,培训近18万人,带动近50万人就业,其中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文化扶贫,不是简单的转移支付和赋予,也不是“输血”,而是“造血”,鼓励贫困人口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来脱贫,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还可以进一步和乡村旅游结合,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6、文化金融为产业发展注入“血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血液” 。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合作,拓宽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打出了“组合拳”:要求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发展创业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

 

一系列“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同样适用于文化产业。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定位于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推进各地的重大项目,采取“统借统还”的模式,即在财政税收收入以外新增资金渠道。当前,受疫情影响各级财政普遍紧张,势必对文旅项目建设造成不利影响,文化产业要主动谋划,格外重视争取专项债券,特别是在资金总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各地文旅部门应积极争取不能错失机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