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总网
品牌总网 门户 人物访谈 查看内容

美学者:飞速崛起的中国消费主义支配着世界的品味

2017-6-12 14: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73| 评论: 0

摘要: 6月12日报道美国石英财经网6月4日发表文章称,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历史教授卡尔·格特花多年时间研究中国消费主义。他是《世界追随中国步伐》一书的作者,该网站请他谈谈中国消费文化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的未来。 ...

        6月12日报道美国石英财经网6月4日发表文章称,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历史教授卡尔·格特花多年时间研究中国消费主义。他是《世界追随中国步伐》一书的作者,该网站请他谈谈中国消费文化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的未来。具体摘要如下:

     问:消费主义眼下在中国有多重要?

  答: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但当我说“什么是中国梦?”的时候,我认为中国梦就是美国梦再加10%。它不是克制与节约的欧洲梦。我认为他们更接近美国人。他们想要更多,更大,更好——这当然是概括的说法。

  我认为,对品牌的普遍意识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拥有那些品牌进行沟通,并且理解沟通的内容。

  问:您在第一本书里说,中国消费主义正在塑造世界。为什么?

  答:我们很早以前就知道,美国流行的东西常常也在世界流行起来。但是,如果多国公司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市场,它们就将把研发定位于中国消费者。这种品味将处于最前沿,或者支配世界其他地区的品味。

  问:你认为中国有某种不同于西方消费主义的特别的消费主义吗?

  答:在中国,(高消费群体的)平均年龄远远低于西方,他们在年龄较小时就可以接触到多得多的物质产品,这是因为4-2-1的家庭结构:一个孩子有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所以可支配收入也高得多。

  其次,这一切发生的速度也很重要。这种速度的结果会是什么?人们不会有那么多的品牌联系。那些品牌联系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建立起来,与代际之间的传递不同。因为这种速度,对拥有适当品牌产生的焦虑也强于在品牌意识缓慢形成的环境。

  问:政府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一个没有汽车的国家怎么突然之间——在10年到15年之内——变成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和制造国?人们以为这是在大政府不再干预以后自然发生的现象。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是,我认为,对汽车需求的挤压和释放与政府的参与关系很大,政府需要想买车的新生中产阶级,特别是为刺激本国的汽车业。

  问:现代消费主义何时在中国出现?

  答:常规的回答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现在认为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消费欲望——不是生产的终结而是开始。刺激消费欲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

  问:您认为,当下中国这种消费热潮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型的罗夏墨迹测验。你可以看到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你可以说我老派,但我认为地球的生存胜过其他很多东西,所以我的罗夏墨迹测验主要是负面的。

  中国的空气污染严重,我认识的生活在中国大城市的人,他们的常用手机软件都有关当天的空气质量以及应该如何应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汽车污染造成的结果。

  但是,我也很容易把污染解释为积极的事物,包括为自己创造一种全新身份的能力,享受之前无法享受的事物的能力。其他人也应该认识到,中国曾经是物质极度稀缺的国度。

参考消息网6月7日报道台媒称,中国高铁的名号已在世界打响,就连美国加州州长也二度赴华取经;更早以前,加州前州长阿诺·施瓦辛格就至浙江杭州市进行考察。现任州长杰里·布朗5日再次造访,实地搭乘高铁,毫不掩饰他的艳羡之情。

 

美作家叹中国发展超越美国认知:对中国繁荣感到惊讶

       6月6日报道美国多丽著作网站6月4日美国女作家多丽·琼斯·杨的《美国人不了解的中国》一文,文章摘编如下:

  在中国,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地铁,又新又干净,而且没有涂鸦。尽管大多数乘客是中国人,但广播却使用中英双语。在每一站,乘客都被提醒“mind the gap”,即小心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空隙。

  “Mind the gap”对最近没到过中国的美国人也是个很好的提醒。最近我用3周时间游览了6座中国城市,对中国的一片繁荣感到惊讶。城际航班满载的几乎全是中国旅客,上海最豪华的酒店里挤满了要入住的本国人。从高铁上看到的是大型农业综合企业,机械化程度很高,还有一片又一片高层公寓楼,准备供摆脱了过去苦累不堪的田间劳动的农民居住,这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形成了鲜明对比。

  令人遗憾的是,受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发表的有关不公平贸易做法的言论推波助澜,美国老百姓对中国的认知已经陈腐过时了。现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超过81%是由本国内需推动的。中国人的工资水平在提高,因此一些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工厂被迫迁往墨西哥或越南。

  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富起来了。我丈夫(华裔)的堂侄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长大,而今在南京拥有自己的公司,销售测试听力用的隔音室。一位友人的儿子,过去没考上中国的大学,现在销售自创品牌的化妆品,手下有200名员工。我丈夫的外甥女婿辞掉了报纸编辑的工作,开了一家酒庄。他酿造了2000瓶红酒,品质据爱喝葡萄酒的美国亲戚评判已达到国际水平,这些产品都只在中国销售。有了6.7%的经济年增长率和13.7亿人口,谁还需要考虑出口?我们在旧金山的女婿很羡慕中国企业家们有这么显而易见的成功机会。

  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建筑塔吊点缀着中国大城市的天际线,高速公路上满是奔驰、宝马、丰田、福特和别克,这些车大多是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购物中心随处可见,很多都有进口品牌专卖店。在上海,我们参观了一家特斯拉经销商,隔壁店里销售的是高端无人机。

  美国媒体对中国缺点和缺乏西方式自由的报道助长了美国人的错误认知,不过这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无关紧要。中国人乐于使用百度、微信和滴滴,它们是中国版的谷歌、脸书和优步。距我们上次探访也就一年的时间,手机支付已经普及,而滴滴也大行其道,以至于在北京招手打到车几乎不可能。地铁里约90%的乘客都在看智能手机——有人用苹果,有人用三星,也有人用的是鲜为人知的中国品牌,他们了解的世界新闻远比祖辈多得多。

  中国人在意的一个差距是贫富不均正在不断扩大。就在1978年,超过97%的中国农村居民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下降至仅7.2%。不过给所有人带来了机会的自由市场改革,也造就了不少中国亿万富豪,而这也招来了不满,偏远地区的农民强烈意识到他们有多么落后。

  不过,中国政府誓言要在2020年消除贫困。到目前为止,北京宣称贫困人口已减少到4500万,占总人口的3.3%。相比之下,美国报告有1940万人“深度贫困”,约占美国总人口的6.1%。中国人到了美国,看到无家可归的人住在高速路旁的帐篷里或者不论寒暑雨雪流浪街头,都惊讶不已。

  按照人均经济规模衡量,中国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不过中国正在迅速城市化,政府对新机场、公路和高铁的投资力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即使中国经济今年以预测的6.5%的速度增长,虽然增速放慢了,但也是美国的四倍,因此两国的差距在缩小。

  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与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之间存在差距,这对多数中国人没有什么影响,他们有机会使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随着收入一代比一代增多,中国与美国生活水平曾经的天壤之别正在缩小,这是一个值得在意的差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