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公司发行代币,这道门曾被关得严严实实。最近,这道门打开了。这道门开在香港。
内地资产在香港发行代币,大门被推开了!
首先推开这道门的是蚂蚁数科和朗新科技。在 2024年8月28 日,香港金管局公布的Ensemble项目沙盒中,蚂蚁数科与朗新科技基于内地充电桩资产发行的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代币),成为香港金管局Ensemble项目的首批四个用例之一。
首个新能源实体资产RWA项目的落地,意味着实现了实体资产数字化,“产业Web3”赋能实体企业步入拐点时刻。
香港的大门已经打开,内地是否有可能推进RWA?
在9月5日外滩大会“共话未来之境:Web3数字梦想的‘实体’化”分论坛上,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长赵永超表示,上海数交所在沪港框架下探讨数据通证化的实践。
他介绍,沪港合作其中包括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在金融基础设施之间,交易所之间的互联互通方面,“我们有相关的框架”。
“基于这些数据产品为底层的数据资产,我们认为具备比较好的开展进一步通证化或者价值化工作的前提。”赵永超表示,对于上海数交所而言,STO(证券代币发行)也好,RWA也好,数据资产是基于数据产品的,它在数字化上是有连通性的,这可能和一般的Web3技术和RWA技术所锚定的现实世界的东西如何进行数字化的绑定和耦合相比,数据资产具有先天的优势。
上海数交所还推动建立数据资产通证化的完整生态,培育发展数据产品服务机构、数据资产服务机构、数据通证化发行服务机构、数据资产通证交易服务机构等,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为有数据资产创新应用意向的企业提供指引。
RWA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呈星火燎原之势,据 BCG 和 ADDX 的研究,全球非流动性资产的代币化将会产生 16 万亿美元规模的市场(接近2030 年全球 GDP的10%)。
花旗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RWA将会是带动区块链行业进入数十万亿美元规模的杀手锏,几乎任何能够以价值表示的资产都能被代币化,不论是红酒还是金融资产。私人部门/非上市公司资产的代币化将增长 80 倍以上,到 2030 年将达到约 4 万亿美元的规模。
花旗预计,到 2030 年,可能会推动全球贸易金融中高达 1 万亿美元的资产代币化。证券和基金等私人部门/非上市公司将推动高达 5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市场。
根据 BCG 和 ADDX 的研究,全球非流动性资产的代币化将会产生 16 万亿美元规模的市场(这将接近 10% 的 2030 年全球 GDP),包括 3 万亿住房资产市场,4 万亿上市/非上市资产市场,1 万亿债权和投资基金市场,3 万亿另类金融资产市场,以及 5 万亿其他资产代币化的市场。
PPZW作为品牌数字化平台的运营方和服务方,依照通证化的路线图,基于一个共识、两个价值、三个阶段、四个支撑,稳步开展相关的探索,积极伴演好数据资产服务机构、数据通证化发行服务机构、数据资产通证交易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为有数据资产创新应用意向的企业提供助力。
PPZW作为品牌数字化平台的运营方和服务方,将平台上运营的部分品牌商品作为RWA锚定资产,基于可信数据在区块链上发行“品牌商品”数字资产,每一个数字资产代表对应的品牌商品部分收益权。
这些品牌商品资产是一个打包资产,每一个代币对应的是资产包的收益权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