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出席《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7)》发布会并致辞。刘元春认为,新常态下国家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虽然在不断增强,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未得到很好地落实。这突出表现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21%,然而截至2015年底该指标为2.07%,距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当前我国缺乏完善的机制来推动创新,导致创新理念难以落实到位,由此也使得资金“脱实向虚”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构建真正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机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于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于由陈彦斌教授领导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7)》创新课题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本次《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7)》的发布意义重大,预祝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其次,我谈一些关于创新的认识与看法。新常态以来,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高度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创新。“十二五”规划也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并将该指标的目标值设定在2.21%左右的水平。这是因为,创新会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技术创新更是第一推动力。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截至2015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2.07%,距离目标值还有一定差距。由此形成了一个很明显的反差:虽然我国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将创新落实到位,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倡导的创新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国家在创新机制的构建上还没有做足文章,导致广大的科技创新人员的发挥空间还不够。所以,在“十三五”期间补足这些方面的短板是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话题。 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技术创新是中长期问题,但如果对当前短期内面临的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创新不足也是短期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讲,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其中结构性因素是根本。结构性因素主要凸显在三大不平衡上:一是实际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平衡,三是实体经济与房地产之间的不平衡。以上不平衡引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脱实向虚”,在实体经济收益率持续下滑的同时,虚拟经济和一些泡沫领域的收益率还在持续上扬。这就导致各类风险在债市、股市、房市中频频出现击鼓传花的现象。去年国有资产总量是131万亿元,所产生的利润总体是2.3万亿元,意味着资产利润率仅为1.8%,但是去年的贷款利率——比如平均加权贷款利率——却达到了4.7%左右的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流动性毫无疑问会流向虚拟经济,而不会大规模进入到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中。 因此,如果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那么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资金“脱实向虚”问题,而创新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整体的创新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当前我们对创新的关注,不能简单地关注专利总数,还应关注专利质量等其他指标。因为专利申请量的过快增长并不意味着创新能力得到相应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目前不仅仅在房地产、股票等虚拟经济有大量的泡沫,即使在一些创新或新兴行业,也有大量的泡沫。因此,构建起创新导向的制度体系,是我们目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最后,我想从创新的视角谈一下当前经常讨论的经济下行压力问题,特别是第一季度数据即将发布,经济各方面指标可能开始向好。但是,如果从长周期、技术创新和房地产周期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目前中国整体的下行压力还没有完全消除。由此可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经济在小周期上可能会出现改善,但是在基础性周期上依然是处于下行阶段。因此,我国应该在小周期面前保持定力,中长期则要在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针对性地发力。希望《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7)》的发布能够引导社会各界对创新进行深入地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