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改变,成为零售变革的核心驱动 零售业的重构,本质上是一场需求驱动的变革。需求端变化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消费者心中价格与品质的天平,开始向品质端倾斜,消费需求由单一商品向高品质生活方式延伸。作为品质生活的排头兵,生鲜领域成为资本拼杀的主战场。关于盒马鲜生与超级物种究竟孰优孰劣的讨论还未结束,阿里系易果生鲜转手从京东系永辉手中接盘了联华超市。除了“盒马鲜生”大战“超级物种”,2016年的网易,脚踩“严选”、“考拉”两支船,找到游戏之外的又一条增收之路,赚的盆满钵满,并夸下海口,3-5年内跨境电商实现500-1000亿销售。 90、00后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价值观的变化反作用于社会消费领域。物质主义极大丰富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消费人群,更加追求健康、自然、简约,更加关注自我感受,摒弃“千店一面”的经营模式。因此,传统企业的品牌优势大大弱化,既有份额被行业中一批小众化、个性化的品牌挤占。主打自然、健康的本土品牌全棉时代,所有服装、用品均以纯棉为主要原料进行制作,“双十一”单日销量突破2.6亿,公司连续三年全年营收增速超100%。 供给端应对策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 面对需求端的变化,供给端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接招。“人+货+场”的要素,分别叠加了“线上、线下”的维度,零售模式进一步重构。从以“商品、渠道”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不同收入水平、兴趣追求、使用场景的消费需求受到关注。随着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逐步完善成熟,线上的信息优势与线下的体验优势被充分发掘。用户画像更加精准,产品设计更注重健康、环保,注重参与感、体验感。 盒马鲜生作为阿里新零售的试验田,其模式被广泛热议。根据精准定位的目标消费群体,打造高大上的时尚门店。门店环境体验+商品体验+餐饮体验+到家体验+粉丝互动情感体验,满足顾客的多维体验需求;线上APP+支付宝为主的支付手段+公众号互动,获取顾客准确信息,与顾客保持链接,强化互动,逐步产生粉丝营销效果。后期在逐步强化粉丝营销效果的基础上,整合“吃喝玩乐”更多场景,实现更大范围、更广空间的“零售”。供应体系与物流的优化,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以多点为代表的线上超市,完成了从“到店”到“到家”场景转换。物流由“隔日达”到“次日达”再到“当日达”。 每日优鲜以“前置仓”模式优化供应链设计,在主要城市“2小时送货上门”,服务体验优化的同时,实现了业绩500%的单年增长。 垂类零售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以电商为例,2016年天猫+京东占据电商B2C市场80%以上份额,市场格局被两家主要的综合电商占据。综合电商的优势在于掌握流量,提供一站式服务,弊端同样明显——客群及服务不够聚焦。长期来看,消费类型应更加多元,会朝着分层化、圈层化的方向发展。从零售需求角度,对细分场景下产品、服务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会进一步提升;从行业角度,诸如母婴童、生鲜、海淘等赛道具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跑出足够大的公司。 唯品会、网易考拉的逐步崛起,也正印证了上述推论。所以,未来从事特定品类零售、服务特定客群、掌握专业供应链的垂类零售企业应是2C零售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是量产独角兽的优质赛道。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