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迄今为止,能代表人类智慧巅峰的,有三本书:这三本书的创作人分别是孔子、老子、佛祖。也是儒家、道家、佛家的代表作。 有趣的是,这三个人出生于同一个时代,佛祖生于公元前623年,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说:佛祖比老子大52岁,老子比孔子大20岁。我不知道当时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东方和西方最有智慧的人同时降生了。 这三本书都不长,《论语》共15900个字,《道德经》共5007个字,《金刚经》共5018个字,加在一起才20000多字。 我们每天刷朋友圈,看个小说等等阅读字数都不止20000个字,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好好读这些经典书籍。 要知道,这三本书基本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巅峰。人类至今的智慧都没有超越这三本书,后人最多只是对这些经典进行了诠释。 读懂了这三本书,并且看透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搞懂了世界的秘密,然后你再去看其他东西,就非常简单了。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一下这三本书: 第一本书:《论语》 《论语》究竟是在讲什么?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载下来的课堂笔记,很多都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古人很喜欢在对话聊天中碰撞智慧,比如比孔子小100岁的比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70年)也喜欢用这种形式布道讲学,他的学生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比他小43岁,就把跟苏格拉底的对话整理成了《对话录》,成为又一个经典。 《论语》讲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礼。 所谓礼就是秩序,孔子给社会制定出一套秩序,想让这个社会可以安定有秩序的一直运转下去。 比如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意思是:老婆要听老公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大臣要听皇上的。谁要听谁的,谁要对谁负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古代的统治者特别喜欢用儒家思想,因为这样一来社会就可以一直有秩序的运转下去了,管理成本特别低, 物理学有个概念叫“熵”,什么是熵呢?它代表了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数值,系统越无序,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 同样的逻辑,社会的“熵”就代表社会里个体行为的混乱的程度。熵越小,意味着大家的行为越有序。 所以《论语》就是为了降低社会的熵值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严格按照《论语》里的思想去做,社会的熵值是很小的。 《论语》里是没有大道理的,它只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要谦虚好学,当大家在一起,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的。 比如说:“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都是我们的日常行为法则。 《论语》倡导仁义礼智信,让我们自律,并且乐善好施,非常具有正能量,这就是《论语》的价值。 孔子制定了社会运转的秩序,那么这一套秩序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孔子一天到晚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说: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也就是说:答案永远比问题高一个维度。这一个维度的问题,要到上一个维度里才能寻找答案。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升维思考。所以孔子为了更好的制定这套秩序,就需要探求更高维度的智慧。于是一个传说就诞生了:孔子问道。 老子比孔子大20岁,老子在那个时代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孔子要想进一步打开自己的认知,也只有去求教老子了。 当时孔子在山东曲阜,老子在安徽,相隔上千里,孔子不远千里找到老子,跟老子在一起待了三天三夜,彻夜促膝长谈, 回去以后孔子的弟子问孔子:“老子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可见孔子对老子的敬仰之情,孔子为何见了老子后如此感慨和受益? 孔子制定了社会的秩序,而这套秩序背后的支撑就是“道”,这个“道”就是老子传授给他的。 孔子后来还说了一句话:“朝闻道,夕可死矣”。意思是:“如果我早上得“道”了,晚上让我死都可以。”这是孔子对真理的追求,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那么什么是“道”呢? 这就要引出下一本书了:《道德经》 第二本书:《道德经》 《道德经》在讲什么? 《道德经》全书的核心就是一个字:道。 什么是“道”呢? 《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来看一下太极阴阳图: 阳是事物的外表,阴是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能抓住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同时又能找到这两大矛盾的对立和平衡关系,就很容易将别人和事情掌控,这就叫“得道”。 举几个例子: 什么叫爱?就是用对方需要的方式表达你的好,而不是用自认为好的方式强加于人。 什么叫沟通?就是用对方的语言讲述你的道理,而不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理。 什么叫辩论?就是用对方的逻辑证明你的观点。而不是用自己的逻辑证明自己的观点。 什么叫销售?就是让客户觉得他占了你的便宜。而不是把自认为便宜的东西卖给客户。 什么叫好感?就是让别人觉得他在你眼中有多么优秀,而不是自己证明自己有多优秀。 什么叫理解?就是用对方的立场看待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强调自我感受。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时刻洞察对方,比如对方的需要,对方的语言,对方的逻辑,对方的感受,对方的优秀,对方的立场等等。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就符合了“道”。 把“自己的价值”和“对方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道理”和“对方的语言”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观点”和“对方的逻辑”结合在一起,等等……这就是阴与阳的结合。 那什么是“无道”呢? 生硬的两个阳或者两个阴在一起,就不符合“道”。 比如你跟人沟通的时候,只站在你的立场说自己的道理,这叫自顾自说;在社交的时候,拼命证明自己多么优秀,只能引起别人的戒备……这就没有了阴和阳的对立和统一,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这就不符合“道”了。 真正的高人,其行为都是符合”道“的:他们善于用对方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理;他们善于用对方的逻辑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善于让对方觉得他占了自己的便宜;他们善于用对方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价值; 而自以为是的人,总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理,用自己的逻辑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爱别人,这不叫爱,叫强加。这就是很多悲剧的源泉。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得道”。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参透了“道”背后的智慧:比如我们经常说做人要“居安思危”,也要“居危思安”,意思是:当你安全的时候,你要明白这安全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恒的,要主动去思考危险的地方在哪里? 同样的逻辑,当你危险的时候,也要明白这危险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恒的,要主动去思考危险背后的机会在哪里? 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福祸”。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处于阴与阳的不断转化中,所谓”否极泰来,苦尽甘来“,都是这个”道“理。 人一旦“得道”,就像开了挂一样。你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无论事物变化多端,你总能看到不变的核心,从而抓住精髓和要领。 我们再换另外一个角度,看什么是道。 在历史上,除了老子把中国社会规律研究得很透彻之外,还有一个人研究得也很透彻,也在这个层面的,是鬼谷子。 按照“道”的逻辑,任何一个东西都有“表”与“里”两大结构的对立和统一,社会也是这样的,它有两套秩序在维持运转秩序,第一套秩序是“表现”,就是孔子发现的;第二套秩序是“内在”,有一个人发现了这套秩序,它的名字叫“鬼谷子”,跟孔子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之一,他的地位与孔子和老子并列,被誉为“谋圣”,其代表作《鬼谷子》被誉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里面全是阴谋诡计,利弊和制衡。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孔子发现这套的规律,只能说不能干,鬼谷子发现的这套规律,只能干不能说。如果我们只研究孔子,就太表面。如果我们只研究鬼谷子,就太阴了。它俩必须结合起来,才符合“道”,才能看到社会的真相和本质。 那么为什么孔子在社会上的地位那么高呢?而鬼谷子只能在民间的传说里才能看到,因为孔子这套思想被我们供奉起来了,人人都挂在说却不干,而鬼谷子这套东西,人人都在干却不说。所以孔子是我们明着供奉,而鬼谷子只能在私下里去学。 因此,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情是只能干不能说,还有一些事情是只能说不能干的。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却在社会上非常混得开?因为嘴上一套是阳,心里一套是阴,一阴一阳,就符合“道”了。而如果一个人嘴上说的跟心里想的是一致的,这种人的行为就不符合“道”,所以就被淘汰了。 孔子和鬼谷子都有自己的徒弟,在孔子的3000多个徒弟里,有72个是贤人。鬼谷子的徒弟没那么多,却个个都是经天纬地之才,比如庞涓孙膑,苏秦张仪这些。 孔子和鬼谷子,分布是社会秩序的阳和阴,他们俩谁也离不开谁,如果把他们割裂开了,那也是有失偏颇的,所以我们研究东西的时候既要看它的表,又要看它的本质,这就是道。 为了让大家理解这个道,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民国时期,有个四川人叫李宗吾,是富家子弟出身,很有才华和抱负,但是他目睹人间冷暖,看透宦海浮沉,世态炎凉,在25岁那一年忽然醒悟:与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于是改名为宗吾。 他有一次晚上睡觉,听见隔壁在争吵,吵吵闹闹的很多内容他也没听清楚,但是当他听到一句话时让一下子从床上弹跳了起来,这句话就是:“我终于看透了,这个社会要想混的好,必须脸皮要厚/心要黑才能成功。” 这句话让他醍醐灌顶,一下子解决了他几十年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好像瞬间就开悟了,很快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叫《厚黑学》。 李宗吾虽然写了《厚黑学》,但他这一辈子没有干过一件厚黑的事情,只是发现了这个规律而已。他就是普通的文人,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其职位油水丰厚,但他离任时依旧清贫潦倒。 有意思的事在下面: 《厚黑学》这本书出来之后,有一个国民党官员看到这本书,非常不屑,他说:怎么能这样教导人么?什么脸皮要厚/心要黑,这分明是误人子弟嘛!明明是脸皮要薄心要白才对,所以他写了一本书,叫《薄白学》。 然而,没过多久这个家伙竟然被抓了,因为他贪污受贿…… 这个自诩为正人君子的家伙,教导别人要正直、要善良、脸皮要薄、心要白,但他自己干的却是厚黑的事情。 而李宗吾虽然写了《厚黑学》一书,作的却都是正人君子的事,一辈子都在堂堂正正做人,他还被林语堂成为“近代之新圣人”。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说明很多人嘴上说的未必就是他真实干的。 请大家自己品,细品,慢慢品。 这就是社会的“道”。当我们把握住“道”之后,就可以去探求真相了。这就《金刚经》这本书反复在探讨的东西了。 《金刚经》这本书在讲什么呢? 第三本书:《金刚经》 《金刚经》全书都在讲一个东西:真相。 《金刚经》是佛祖跟须菩提的对话。一开始,佛祖问须菩提: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 须菩提说:当然多!佛祖又问:如果有人散尽家财,像恒河里沙子这样多的财富,去做慈善,这算不算一种功德? 须菩提说:这当然是莫大的功德!佛祖说:有一种功德比这个更大,那就是把《金刚经》里的最核心的四句话理解之后,再讲给给世人听,让他们不要在执迷不悟了,这才是莫大的功德。 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寺庙都应该供奉他! 为什么这四句话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功德呢? 我们就来品一下这四句话: 第一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 佛祖说:如果你看到的菩萨,他长的像我这样的人,或者你这样的人,或者像路人甲乙丙这样的人,再或者像一个长寿的人,那他都不是菩萨。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拜的那个菩萨,他拥有像人一般的样貌,那都不是菩萨。菩萨根本就没有“人相”,也没有相。 大家想一下,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佛祖和菩萨,都是留着古印度人的发型,穿着古印度人的衣服,用的都是古代印度文字。佛祖为什么那么偏心,不穿中国人的衣服,留中国人的发型,说汉语? 所以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佛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足。那只是一个相而已。 第二句:“凡以色拜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意思是:凡是看见我就拜我的人,或者听到我的声音就来求我的人,都是执迷于佛祖表相,这是邪道,永远都见不到如来。 很多人遇到寺庙就烧香,遇到菩萨就作揖。他们认为给菩萨烧一炷香,菩萨可以保佑自己,这是非常荒谬的认知,简直就是歪门邪道。 如果内心有如来(开悟),那么你随时可以见到他,你们就像熟悉的朋友,经常拜来拜去反而会尴尬。相反,如果你内心没有如来(不开悟),即使你天天拜他也没有用。 其实很多人烧香拜佛,拜的是自己的欲望,他们是在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财富/名利等等。 如果一个人放弃了现实中的成长,而靠烧几柱香就可以福禄双全了,那这也太容易了,大家还需要奋斗做什么? 第三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看透各种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就相当于见到佛祖的真身了。 所谓”如来“,并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能够看穿真相和本质的能力。 我们平常直接可以看到的相都是假象,一切表象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虚设,一旦你可以穿透表象而看到真相,那么如来就在你心中了,你就彻悟了! 大家之所以看不到真相,也是因为真相往往都是复杂又残忍的,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价值呈现在他面前,他也接纳不了。 第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一切能被表述出来的方法,都不是永恒的方法,就像露水和闪电一样,随时都会破灭。 这句话和《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德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当时老子准备要隐遁了,他就一直往西走,走到了函谷关,守门的将领叫尹喜, 他忽然看到东方的天空飘着一团紫气,这是贵人要来了,赶紧做好准备迎接,一会老子就老子骑着牛走过来了,有个成语叫:紫气东来。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尹喜看到老子想出关,就说:“你那么有智慧的人,怎么能这样就离开呢?怎么也得把你的人生智慧给我好好讲一下,我才能放你走。” 老子开始没有答应,因为他明白是智慧不能说的,智慧只能自己悟,一旦讲出来就不是智慧了。 但是尹喜说“不行,你必须得讲,如果你不讲,我有权利不放你出去。” 老子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给他讲了,这就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就是:凡是能被表达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有不成立的时候。 这句话的内涵,等同于跟《金刚经》里的这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我们不要被“相”束缚,而是应该领会它的本质。 不着相,不住相,才能见如来。 在《金刚经》末尾,也就是佛祖和须菩提的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佛祖问须菩提:我对你说什么了吗? 须菩提说:不不不,你什么都没说。 佛祖笑着说:那说明你懂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须菩提拿着记满笔记的本子告诉如来,你说的我都记在上面了,那说明它根本没有真正理解佛祖的这四句话,因为它着相了。 《金刚经》最后的这个结尾非常精彩,这也是此书为何如此高超,不可超越的原因之一。 忘记一切表相,只去参它的本质,才能真正读懂这四句话。 这就是《金刚经》里的那四句话。读完这四句话是不是有一种开悟的感觉?这就是这四句话的价值,它帮我们开悟。 如今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开悟”。无论是孔孟、佛祖、老庄,还是瑜伽,上帝,它们存在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引导我们进入开悟的状态。 最后总结一下: 《论语》是我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全部做了规定,家有家法,公司有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法规,我们的行为都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展开。 《道德经》教我们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它所阐述的规律能够击穿所有行业,爱情、商业、教育、人生、成长等等都在其中,找到规律,看透趋势,才能游刃有余。 《金刚经》教我们看到万事万物的真相,看到真相,同时又不要被“相”所束缚,放下我执,放下执念。 《论语》是讲秩序的,《道德经》是讲规律的,《金刚经》是讲真相的,这就是这三本书的伟大之处,一切我们钻研、思考的问题都被囊括在内。 当我们深刻理解了这三本书的智慧,再去看现在的世界,看身边的人和事,就像从高维看低维,一目了然,洞若观火。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