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总网
品牌总网 门户 人物访谈 查看内容

刘强东说 5 年内超天猫,阿里、腾讯、百度都笑了

2017-9-12 16:07| 发布者: ptadmin| 查看: 621| 评论: 0

摘要: 京东刘强东:" 我们的物流系统帮助我们省钱,我们会不断在这方面投资,物流成本也会逐渐降低,在未来 3 年,我们会拥有超过 500 家仓库,让商品离消费者越来越近,以更高的效率使物流走向盈利 "。2017 年不仅会是京 ...

    " 五年内,我相信我们将超越天猫成为中国最大的 B2C 平台,甚至更快。"

  在近期接受 CNBC 明星栏目 " 亚洲管理 " 访谈时,刘强东面带淡然微笑,轻轻说出了上述宣言。


  然而在这背后,却是起伏剧烈、大开大合的经营数字。今年 8 月 14 日发布的京东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一方面,京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为 932 亿元,交易总额为 2348 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 43.6% 与 46%,另一方面,如果基于通用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统计,那么京东这一财季净亏损为 2.870 亿元,这是京东在上一财季实现盈利后,再次重新变为亏损。


  在刘强东看来,眼前的亏损并不重要,因为 " 我们的物流系统帮助我们省钱,我们会不断在这方面投资,物流成本也会逐渐降低,在未来 3 年,我们会拥有超过 500 家仓库,让商品离消费者越来越近,以更高的效率使物流走向盈利 "。所以,刘强东坚信,2017 年不仅会是京东全面盈利之年,也将为京东 " 五年内,我们会成为中国的业内第一,十年内争取引领国际 " 的宏大目标奠定基础。


  京东的发展轨迹,真的会如愿迈上预想中的轨道吗?


  腾讯、 今日头条、百度、奇虎 360 的笑声


  刘强东在面对 CNBC 名嘴 Christine Tan 时的自信,与京东近期内达成的 4 项 " 京 X 计划 " 不无关系。


  " 京腾计划 "、" 京条计划 "、" 京度计划 " 以及 " 京奇计划 ",分别对应了京东与腾讯、 今日头条、百度、奇虎 360 这 4 家互联网巨头建立的关系。根据京东在 " 京 X 计划 " 中的战略布局,当京东的企业联盟阵营有了上述公司所组成的 4 个互联网流量 核心入口后,京东将有望达到 " 可以完全触达 100% 的中国互联网用户 " 的境界。


  这 4 大 " 京 X 计划 " 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互为补益。


  京东与腾讯达成的 " 京腾计划 ",是最早成形的 " 京 X 计划 ",并为京东带来了品商(Brand-Commerce)这一全新模式的商业平台。如同刘强东本人所说,在腾讯购入京东 15% 的股份、并与京东建立战略关系之后,京东将可以足够充分地分享腾讯在社交平台上的优势资源。通过在移动端口开辟线上商城的入口," 目前,京东有 24% 的消费者来自和手机 ",且刘强东相信," 对于的潜能,我们可能只发掘了 10%"。" 京腾计划 " 将使京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精准营销的境界。


  " 京条计划 ",则能够让京东在 今日头条强大的个性化信息流场景内,取得大数据领域的优势。目前,当用户在 今日头条上选购一款来自京东的商品时,他并不需要跳出 今日头条的界面,而是只需要在同一 App 中完成从下单选购到移动支付的完整流程。全链路营销闭环的构建,将在方便用户选购的同时,也能使用户更及时地获悉感兴趣产品的各类信息。


  为京东带来更先进 AI 技术的,则是京东与百度的 " 京度计划 "。从陆奇的越洋加盟,到李彦宏对百度完整 AI 生态开放战略的提出,百度 all in AI 的决心与投入都有目共睹。而京东旗下的各类商城产品,也能够借由百度海量的搜索引擎信息流,在提升展示效率与营销成本方面,通过百度的大数据整合能力与 AI 算法优势不断完成自我迭代。


  而于今年 8 月启动的 " 京奇计划 ",可以把京东商城平台与奇虎 360 公司的线上线下全场景用户行为链大数据进行整合,令京东旗下产品在 360 产品矩阵中更高效地投放。此外,奇虎 360 在 360 手机卫士等网络安全业务上的优势,也更有助于京东的 " 京东 特供 " 等个性化产品的运营、选品与交易等。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京东的设想," 京 X 计划 " 应该被构筑为一个双赢互惠的计划。京东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 " 京东开普勒 " 的项目。


  京东 CMO 徐雷曾表示:" 这个项目(指 " 京东开普勒 ")的初衷,就是通过技术的手段,将京东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营、技术大数据等强大电商能力产品化、菜单化,将购物与伙伴的应用场景无缝对接起来。要让消费者不一定要登录京东,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上各种 App 的时候,都能够随时随地的享受在京东购物的体验,以迎合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时代特点。"


  联盟的持续稳固,将扩大互联网流量带来的订单规模效应。如此一来,物流成本将基于边际效应进一步降低,在线商城的全平台商品也将更具有价格优势。所以,如果京东确能在笑谈间完成超越,那么与此同时,腾讯、 今日头条、百度、奇虎 360 等伙伴也必然将可以和京东携手大笑。


  


  " 从商业来讲,我永远不希望把京东做成一个王国或者是帝国,所以我们永远不会搞王者联盟,不管我们多大了,我们跟伙伴都是平等的,我们不是王。所有历史上想成为王的公司,反而更快速被瓦解。因为‘王’带有很多更多的垄断,垄断会形成行业的反噬。" 刘强东自愿输出京东的电商动力,以此拉动全行业的协同式发展,正是其实现 " 第一 " 梦想的一张王牌。


  " 所以,马云应该要怕你了吗?"


  笑声分为很多种。


  除了有腾讯、 今日头条、百度、奇虎 360 等京东伙伴的笑声,阿里也有可能会对采访的内容会心一笑。尤其是,阿里巴巴正是 CNBC 的此次采访中,被主持人 Christine Tan 提及次数最多、问题也最有针对的友商:


  " 你和阿里巴巴的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你们的市场份额在增长,差距越来越小,京东的未来会怎样?未来 5 年,你们是否会尽全力超越阿里巴巴?"


  "5 年内我确定我们会超过他们,成为全国最大的 B2C 电商平台,因为我们一直比他们增长得快,也因为我们的用户体验一直比国内的任何竞争对手都好。"


  " 你很有信心,能够超越阿里巴巴?"


  "100% 确定。"


  " 所以,马云应该要怕你了吗?"


  " 我不知道,你应该问他。"


  谨言慎行的马云,自然不太可能亲自出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阿里巴巴于今年 8 月 17 发布的当季财报,则能够在间接上做一个回答:在这份阿里 2018 财年首季(2017 年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财报中显示,阿里营业收入为 501.84 亿元,同比增幅为 56%,公司的净利润为 140.3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 96%,其 核心电商业务营业收入为 430.27 亿元,同比增幅为 58%,而其新兴的云计算业务营收则为 24.31 亿元,同比增幅为 96%。


  若以布鲁斯 · 亨德森(Bruce Henderson)的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来分析,阿里目前的现金牛类产品(cash cow)和明星类产品(stars),都处于全线上扬的发展态势,这证明了一家企业在产品布局与资源分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


  而从公司的市值上来看,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已经大致与京东整体 600 亿美元级的市值持平。截至 2017 年 8 月 22 日,阿里巴巴集团的市值则为 4304 亿美元。这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量级?它可以稳稳排名全球企业市值榜的前 10,距离当天市值为 4579 亿美元的亚马逊仅一步之遥。


  所以,对于 " 刘强东之问 ",马云的笑容很可能会是轻松的。

  


  其实,刘强东基于多年电商业务经验所做的预判,未尝没有准确性。5 年之内,或许京东的确有可能力压天猫,成为中国最大的 B2C 平台。


  但是,这个 " 最大 ",早已不是马云最看重的身份。从马云于 2016 年 10 月在云栖大会上提出 " 五新 " 战略开始,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以及新能源这五大领域的进展,都已被视作是阿里 " 关键中的关键 "。


  阿里近期的投资苏宁、私有化银泰百货、牵手百联,令人不禁对比亚马逊作价 137 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而阿里云于今年 5 月打破全球知名机器视觉算法测评平台 KITTI 世界纪录,以及高盛在研究报告中 " 亚马逊 AWS 和阿里云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两家基础设施技术公司 " 的预期,更是让人看到了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 阿里要活 102 年,横跨 3 个世纪," 为此," 我去年飞了 800 多个小时,去 48 个国家和地区,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 eWTP,让更多年轻人、中小企业加入全球化,这让我感到振奋。" 马云在今年 6 月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的表态,正是阿里只把竞争对手锁定为自己的一个缩影。


  运用 AI 技术,革京东自己的 " 命 "


  "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刘强东在今年内的数个公开场合表态要超越天猫,到京东近期提出的继 " 百货商店 "、" 连锁商店 "、" 超级市场 " 之后的 " 第四次零售 革命 ",看上去,规模优势会是他唯一考虑的要素。


  但是,如果我们整理近年来京东的营业费用构成,我们就会发现,其研发费用维持着可观的增幅。其中,从 2014 年的 18.36 亿元到 2015 年的 34.54 亿元,更是有大约为 90% 的增幅。


  在京东 2017 年内部年会上,刘强东对员工们强调," 技术升级将取代模式创新成为京东下一个 12 年战略的 核心 ",其中," 这些关键性的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商品、基因技术等 "。


  而在这些领域当中,京东此前已开始悄无声息地大力开展对自我的颠覆。


  京东于去年年底成立的 "Y 事业部 ",聚焦于运用 AI 技术构建销量预测平台的智慧供应链。换言之,通过基于客户大数据的供应链人工智能平台,京东的目标,是要完成包括智能促销、智能定价、智能库存管理等各个业务模块的升级。


  而京东的人工智能客服系统 JIMI 的研发,是旨在通过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开展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完成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构建与自然语言处理,以达到 7*24 小时内不间断接待客户,完成售后服务、售前咨询等各类电子商务环节的实质性智能化。


  此外,京东 CTO 张晨也曾表示,无人车、无人仓库、无人便利店、AI 医疗影像、AI 反欺诈风控系统等项目,目前也正处于项目进展之中。而对比起国内外同类厂商,京东也有自信能够取得相对领先的位次,因为 " 京东现在有相当多定义清晰的用户场景,这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点 "。


  由此可见,所谓的 PK 天猫,其对于京东经营战略的优先级,也绝非像这位全球 500 强企业创始人所强调的这么靠前。基于 AI、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智能商业,才是刘强东最的未来战略焦点,因为 " 云计算和大数据对每个企业都将发生关键的影响 "。


  刘强东曾在今年年初宣布,当下一个 12 年结束之际,京东的经营目标是要进入全球 500 强企业的前 10 位。看起来,这是一个连阿里也未必能如期实现的目标。刘强东能够在技术升级的加持中,带领京东走到这一高度吗?时间将为我们给出答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6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